@      巡护员百里奔波守黑鹳,北京生态逆袭,数量翻几十倍?

你的位置:b体育正规吗 > 新闻动态 >

巡护员百里奔波守黑鹳,北京生态逆袭,数量翻几十倍?

北京房山拒马河边,一群巡护员每天开着车,沿着河岸跑上百公里,盯着黑鹳的一举一动。这活儿不轻松,十个小时才能巡完一圈,累得够呛,但他们乐在其中。黑鹳可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,数量稀少,能护好一只都让人心里美滋滋。

巡护员李理是这支队伍的领头人,干这行25年了,早就跟黑鹳混成了“老朋友”。他背着对讲机,拿着高倍望远镜,耳朵上还挂着动物声音搜索器,像个侦探似的。搜索器往远处一瞄,耳机里传来的鸟叫声,就能让他判断黑鹳在哪儿晃悠。

山里的动静,对巡护员来说就像每天翻报纸,啥都得关心。地上一个脚印,就能看出附近有哪些动物出没。比如,看到一串小爪印,可能是狐狸路过;要是水边有鱼鳞,说明黑鹳刚在这儿吃过饭。这些线索,能帮他们摸清黑鹳的日子过得咋样。

黑鹳爱吃小鱼小虾、泥鳅、青蛙,有时候还抓点小蛇。巡护员沿河走,耳朵里总能听见“呱呱”的蛙鸣声。这声音听着就让人放心,说明河里食物多,黑鹳饿不着。食物链稳当,黑鹳才能在这儿安家。

八月底,黑鹳幼鸟开始离巢,巡护员的眼睛瞪得更大了。有一天,车开到房山六渡附近,对讲机突然吱吱响:“桥下停车,瞅见两只!”车刚停稳,三脚架和望远镜已经支好。李理一瞧,嘿,果然是两只刚离巢的幼鸟,活蹦乱跳的。

这些幼鸟长得跟爸妈差不多大,就是羽毛颜色淡点,喙和腿也没那么红,像个“青春版”黑鹳。今年北京孵出了17只黑鹳幼鸟,大部分都开始自己找食吃了。巡护员看着它们在水面上悠闲晃荡,觉得这辛苦没白费。

黑鹳的家可不像普通鸟儿搭在树上,它们喜欢在悬崖上建窝,还年年修旧窝。房山有个“3号巢”,号称“英雄窝”,几乎年年有小黑鹳出生。巡护员说,这地方风水好,黑鹳宝宝特别多。

全世界黑鹳只剩3000多只,中国有1000来只,珍贵得不得了。25年前,李理在拒马河边建了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,那会儿北京的黑鹳才两三只。如今,种群涨到100只左右,巡护员们别提多骄傲了。

中国这些年对生态保护下了大功夫,拒马河的水清了,鱼多了,黑鹳的日子也好过了。这不光是巡护员的功劳,也是国家政策给力。黑鹳多了,说明咱们的生态系统越来越健康,值得每个人点赞。

李理常说,有黑鹳的地方就是人间仙境。巡护员们把青春献给了这片河山,换来了黑鹳种群的壮大。他们还想着把保护工作做到更远的地方,让黑鹳飞遍全国,成为北京的骄傲。